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道德模范
杜恩庆:做信访群众的贴心人
信息发布:管理员 日期:2017-04-25 查看:110915次
 

    和蔼的面庞,奔忙的脚步,洪亮的声音,热情的接待……他就是区信访局副局长杜恩庆。参加工作30多年来,特别是在信访工作岗位上的十几年,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以“追求工作一流、群众满意”为座右铭,坚持为党分忧、为民解难,做信访群众的贴心人,赢得了各界的一致好评。

    信访工作是连接党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杜恩庆的眼里,这项工作不仅是沟通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而且是融洽党群干群关系的“润滑剂”。他常说:“老百姓过得最不容易,没有事不会找你,来找你是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杜恩庆总是带着深厚的感情来做信访工作。2012年10月的一天,四川来唐打工人员薛某到信访局求助,反映其来唐打工还没有找到工作,不幸患上肺结核,自己带的几百元路费已花光,远离家乡无人照顾,想求助回家的路费。杜恩庆接待后立即将自己兜里仅有的800元现金给了薛某,并联系区总工会为其提供了1000元救助款,使薛某及陪护人员备受感动,当即跪下来表示感谢,在场的几十名信访群众受到感染,都说这位老薛“遇到了好人”。2015年11月,唐山建设集团、荣盛建设集团、江苏一建有限公司等十几家施工单位工人代表来访,反映施工单位拖欠其工资问题。通过调查,他了解到合同签订的工程款拨款节点不合理,导致施工方无力支付农民工工资。他立即专题向区领导汇报,建议区领导出面协调投资方修改合同,适当提高工程款拨付比例,确保农民工工资的发放。经过长达两个月的盯办,投资方终于在2016年1月追加了6000万工程款,使十几家建筑施工单位及时足额为3000名农民工发放了工资。杜恩庆同志视信访群众为家人,把信访群众的来信视为家书,把信访群众的事作为家事,为群众解决了多少困难,连他自己都数不清,仅收到群众赠送的锦旗就有30多面,被信访群众称为贴心人。

   有人说,信访工作是“天下第一难事”,做第一难事就必须比常人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和汗水。杜恩庆是有名的“拼命三郎”。他以单位为家,以信访为业,十几年如一日,起早贪晚、兢兢业业、不怕吃苦、甘于奉献。作为单位年龄最大的同志,排查隐患、接待调处、劝返集体访、疏导稳控、研究案情等等,他时时处处都冲在最前面。由于长期过度劳累,2011年8月,杜恩庆患小脑下疝疾病做了开颅手术,出院后仅休息一个月,就又匆匆来到工作岗位。上班后,只要信访人说话声音大一点,头疼得就像要炸开一样。领导和同事劝他休息,他说:“还有许多事需要盯办,没有落实到位,不放心呀!”。从那以后,他就落下了耳鸣的毛病。2016年1月,他下班步行回家,因天黑车多,在一个交通路口不慎发生交通事故,右腿被车撞伤住院。出院后,不等痊愈他就一瘸一拐地上了班,连信访群众见了都深受感动。长期超负荷工作,使他落下了一身病。但他每天仍像一座上足了发条的钟表,一刻不停地忙。在同事们眼里,他每天都像打仗一样,总是“跑着”在工作。

   从事信访工作以来,他先后参与化解了从丰南企业改制到破产及压减产能企业关停,以及特殊群体维权和非法集资诈骗、民间借贷等引发的一系列群众信访案件,累计接待信访群众6000余人次,协调解决信访案件1200余件次,参与解决重大疑难信访案件190余件次,参与处置化解集体访、群体性事件70多起,协调解决农民工工资涉案金额5亿多元。十几年的工作劳累,使他的头发早已花白,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老好几岁。在与单位同志们谈话时他却总是说:“虽然我们的工作枯燥繁重,但我们活的既充实又踏实。因为我们所做的工作换来了许许多多信访群众家庭的欢乐,换来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赖,换来了社会和谐稳定,再苦再累也值得!”

   由于工作突出,杜恩庆荣获唐山市委“信访工作先进个人”、“唐山市信访系统十佳标兵”、“振兴唐山三等功”和“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称号,2015年被评为丰南区劳动模范。

冀公网安备 13020702000135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