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雷锋事迹
丰南区5月份学雷锋十佳事迹通报
信息发布:管理员 日期:2016-08-13 查看:4498次
丰南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2013年度5月份学雷锋十佳事迹的
通    报
 
各镇乡党委,胥各庄街道党工委,各园区党工委,区直各单位:
      现将2013年度5月份学雷锋十佳事迹通报如下:
 
大齐各庄镇赵伯孝老爱亲传佳话
      赵伯今年50岁,他曾经历过一次不幸的婚姻,后与智力有障碍的王鸿波结为夫妻,生活还算幸福。两年前,年近八旬的岳母孟繁荣,因不小心摔倒下身瘫痪,导致大小便失禁。岳父王又华煤气中毒去世。老两口只有王鸿波这么一个养女,为发送岳父和给岳母治病,赵伯卖掉了自己的房子,带着妻子和女儿搬来和岳母一起住。瘫痪在床再加上丈夫的去世,这对孟繁荣来说是致命的打击。由于着急上火,大便拉不出来,赵伯二话不说,用手给老人抠。孟繁荣也很无奈,赵伯毕竟是女婿,为自己做这样的事,很难为情,赵伯就耐心地劝说岳母,女婿就是儿子。岳母身体状况越来越不好,赵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赶紧找来医生,给老人输液,这一输就是半年,花费了8000多元。因为老人下肢瘫痪没有知觉,赵伯就经常给老人翻身、擦洗,端屎端尿,不管多累,从不耽误。冬天,怕老人折腾冻着,在老人的床板上挖了一个圆洞,下面放了一个桶,这样大小便可以及时清理,老人的身体也能保持干燥。怕老人着凉,他又在床上铺上厚厚的床垫,炉火从来没有断过。夏天,怕老人热,他又特意给岳母安装了空调。家里本来就条件不好,妻子什么也不能干,里里外外全靠赵伯一个人,但是,他从来没有过怨言,一直尽心尽力地照顾老人。(大齐各庄镇)
 
稻地镇中心卫生院为贫困儿童付东菊捐款4000余元
      付洪柱是稻地镇付北村人。一家六口,其中四个大人或是有些呆傻,或是患有精神疾病,两个孩子年龄尚小,不能自食其力,生活十分困难。付冬菊是付洪柱的养女,学习成绩非常好。但因为家境贫困,面临失学的问题。区卫生局驻村工作组了解情况后,及时向局领导汇报,经研究,决定在稻地镇卫生院举办一场爱心捐款活动。4月16日上午,卫生院的全体干部职工纷纷来到会议室,向付东菊慷慨解囊。不到半小时,共收到捐款4435元。工作组人员和村干部将钱送到了小东菊所在的学校,作为小冬菊的住宿费、学杂费和饭费。驻村工作组还拿出部分生活补贴为小冬菊买了一些必备的学习用品和行李被褥。(稻地镇卫生局驻村工作组)
 
区人社局青年志愿者为贫困儿童献爱心送温暖
      5月24日,区人社局青年志愿者们带着学习桌、书包和画板、课外书等学习用品,早早来到丰南区尖子沽小学。把节日的礼物送到孩子手上,让孩子们度过一个欢乐的“六一”儿童节。此次爱心行动缘起于百度贴吧一篇名为《贫困学生圆梦活动》的帖子,这篇网帖由唐山联合救助行动公益网发布,区妇联与其共同发起 “德化丰南 情暖春蕾”百人圆梦行动,通过“征集一百个小梦想,寻找一百个圆梦人”,帮助贫困儿童实现自己的小心愿、小梦想,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也能度过一个精彩、难忘的“六一”儿童节。于是,区人社局向全体干部职工发出了“爱心圆梦,让我们一起行动”的倡议,16名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志愿者积极参与,与这些孩子们结成“对子”, 帮他们完成心愿。志愿者们将带来的礼物一一分发给孩子,孩子们爱不释手、高兴不已,并许诺一定好好学习用最好的成绩来回报大哥哥、大姐姐们!(区人社局)
 
大新庄派出所民警扑灭烈火为群众挽回损失30万元
      4月9日20时20分,大新庄派出所接指挥中心出警指令,大新庄镇郭岭坨村蔬菜园区一大棚着火。接警后,当班副所长安卫津迅速组织警力驾驶消防车赶往火灾现场。到现场后,发现一蔬菜大棚正在燃烧,火光冲天、浓烟滚滚。由于现场为蔬菜园区,园区内道路窄小消防车无法入内,给扑救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由于园区二百多个大棚相连,且棚区又堆放有大量草帘等易燃物品,若不能及时扑灭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在这危机时刻,安卫津当机立断,带领寻访队员们冒着浓烟奋力扑救大火。因火势较大,园区又没有消防栓等加水设施,队员们便徒手爬上大棚棚顶,用消防斧等工具将大棚铁梁,草帘等物隔开,控制了火势继续扩大蔓延。在后续赶到的丰南消防队队员的支援下,终将大火扑灭,保证了其他蔬菜大棚的安全,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0万元。(区公安局)
 
王兰庄镇吴会茹孝老睦邻受称赞
      吴会茹是王兰庄镇横三村妇代会主任,她孝敬老人,团结邻里,关爱子女,夫妻恩爱,待人热情,村里人都亲切地称她为老吴。吴会茹有个叔公公,七十多岁,是个盲人,无儿无女,日常生活起居都由她照料。2011年老人因病住院,丈夫工作忙无法请假,她在医院一呆就是八天。一口一口喂老人吃饭,每天给老人洗脸洗脚。老人住院期间突然腹泻,弄得手、衣服、被子、床单上都是大便,她一一清理干净,毫无怨言。同病房的病友们在得知她是老人的侄媳妇时,都连声夸赞。后来老人多次住院,每次她都是自己亲自服侍。吴会茹的两个女儿深受影响,她们争着抢着干家务。十二岁的小女儿天天早上给爷爷打水洗脸,收拾屋子。吴会茹更是村里姐妹们的贴心人。同村的覃桂兰预产期将近,可娘家远在广西,婆婆年纪已大,丈夫在外打工,吴会茹便主动找到覃桂兰,并到医院伺候直到她出院回家。邻居孩子生病住院,她找来妇女小组长,几个人忙到天黑帮着把玉米收完,可第二天自己家的玉米因大雨一半倒在了地里。老公嘴上埋怨她,心里却由衷地敬佩她的为人,多年来夫妻一直相敬如宾,恩爱有加。(区妇联)
 
区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助走失孩子与家人团聚
      4月9日22时许,区公安局刑侦大队六中队民警巡逻途经黄各庄镇宣庄一街小桥时,发现一名穿着拖鞋、衣物单薄、年约十三、四岁的小男孩在路边不停哭泣。民警上前询问,但孩子不愿与人交流。民警便将小男孩带回中队,给他倒来热水并披上棉衣为其取暖,通过检查孩子背着的书包,知道孩子的名字名叫小陶。民警遂以此为线索,从网上人口信息库查找孩子的相关信息,但孩子户口所在地涉及城中村改造,居委会没有男孩家属的联系方式。民警便与小陶户口所在辖区胥各庄派出所联系,得知有人报案孩子走失,遂与报案人取得联系,经确认小陶正是报案人走丢的孩子。民警立即驱车将小陶安全送回家中。小陶的母亲感动的热泪盈眶,握住民警的手连声道谢。(区公安局)
 
“善行唐山”QQ群爱心捐助甘肃贫困家庭
      5月12日早7点,“善行唐山”QQ群在交通局家属院的一间小院外举行了“善行唐山 情系甘肃 爱心捐助活动启邮仪式”。群成员们把华北煤炭医学院和河北联合大学的志愿者们捐赠的5万件衣物登记、打包、封口、称重后一起寄往甘肃会宁。许多过路人也主动参与其中。“善行唐山”QQ群成立于2011年,从起初的几个人,现已发展壮大到360多人,并得到了启明星玻璃深加工有限公司和唐山通源电力有限公司两家规模企业的加入和支持。两年来,在群主、群友和爱心企业家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多次爱心捐助活动。这个“爱心小院”是群主“释然一笑”自家的住房,他义务将其腾出来,作为收集捐赠衣物的“捐助处”。小院完全对外开放,钥匙就放在墙边。平日里,只要有人想捐赠旧衣物,随时就可以放到小院里。许多爱心人士还经常带着自己的孩子参与捐助活动。他们一有空就会到小院,把捐赠的衣物进行筛选分类,清洗、消毒、整烫,对写有捐赠信息的都会一一登记在册,然后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进行免费捐助。(“善行唐山”QQ群)
 
区妇联组织贫困弱视儿童参加免费筛查救治活动
      为推动关爱贫困儿童行动深入开展,区妇联通过对全区农村贫困地区和城市特困家庭中患有弱视疾病的12岁以下儿童的宣传发动、统计摸底和认真组织,并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联合开展了弱视儿童免费筛查活动。5月3日,80余名儿童在唐山市商业医院进行了弱视儿童免费初步筛查。来自北京光彩儿童医院的著名专家对患儿进行了逐一检查,针对就诊儿童的不同病症给予了不同的解答和建议,并从中确定了13名弱视儿童到北京进行免费医疗救治,同时减免了一名特困弱视儿童家庭一个治疗周期的全部费用约1万元。此次活动的开展,受到了患儿家长的欢迎和好评。(区妇联)
 
尖字沽乡李宝贵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敬业奉献
      李宝贵是尖子沽乡蒲台河村党支部书记。任职以来,他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热心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为来本村投亲的贫困学生刘东芝解决了书费和生活费;为患小肠疝气的五保户李学贵自掏腰包交付了首期治疗费用;发动群众并带头为患脑出血的村民李永清捐款24000元;为高度截瘫的李荣会出资买料、找工程队、监工,实施了危房改造;春节期间带领村两委班子捐款2600元慰问困难户;2010年汛期,亲临百米河决堤现场,带领群众抢战两昼夜,终于化险为夷。在村经济紧张的情况下,他多方筹集资金30余万元,修复农业灌溉井5眼,架设低压线2400米,实现了棚菜的快速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村里有几排农户自来水管道老化,一直担水吃,李宝贵安排专人为村民进行自来水系统维修改造,解决了100多户村民的饮水问题。为了解决大棚户的产品销售问题,他多方协调为幸福路铺设石渣10000多米,方便了大棚户的出行,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尖字沽乡)
 
丰南镇四街居民高汝萍用爱谱写中华美德
      今年51岁的高汝萍,1985年与四街居民康宝新结婚。自结婚以来,她视公婆为亲生父母,始终任劳任怨,悉心照顾。1990年公公突发脑血栓瘫痪在床。病痛的折磨使他性情也变得喜怒无常,高汝萍就想办法为老人排解烦闷。公公爱看书读报,她就每月买来杂志给他读,使老人的脾气逐渐好起来。2000年婆婆股骨胫骨手术后生活不能自理,高汝萍每隔几天就给老人擦身子,换洗衣服,家里的被褥、房间,始终是干干净净,没有异味。天气好时,她常推着婆婆出去散步,陪老人聊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高汝萍成了公婆的依靠。2010年7月,高汝萍因做肌瘤手术住院。手术当月,丈夫康宝新就被查出肺癌晚期,她拖着病弱的身体又陪丈夫进行了手术。为了不让公婆担心,她每天谎称自己有事,在病房陪护丈夫。一年后,丈夫因病情恶化去世。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高汝萍既要强忍悲痛又要照顾三个病人,心力交瘁但毫无怨言。如今,高茹萍依然每天进进出出悉心照料公婆。公公卧床20多年从未得过褥疮。婆婆爱吃饺子,爱吃自家蒸的馒头,高汝萍便常常给老人做着吃。邻居们常说:高茹萍不像儿媳妇,更像是亲生女儿。(丰南镇)
 
 
 
                                                                                               丰南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13年6月19日


冀公网安备 13020702000135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