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人文风采
我的家庭故事征文(二十四)弘扬中华美德 传承良好家风
信息发布:管理员 日期:2018-08-03 查看:4330次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孕育了无数的优秀传统美德,其中很多传统美德是以“家风”的形式代代相传、延续至今的。如尊老爱幼、勤俭节约、谦恭孝顺、善良礼让、和气为贵……这些美德通过一代又一代的言传身教,在现代社会积淀、传承和弘扬,形成一个家庭的价值共识,也形成了全民共识。

随着春节的来临,央视滚动播出的系列公益广告《回家篇》深深震撼了每个国人的心灵,其中《家乡的味道》展现了一位远在非洲工作的孩子,过年时不远万里奔波,只为了能回家吃上一碗妈妈亲手煮的饺子;《迟到的新衣》展现一对在外务工的夫妻,过年买不到车票骑着摩托车回家,只为了能给留守在家里的女儿带回一套新衣服;《过门的坎坷》展现一对在重庆打工的小情侣,过年儿媳妇不远千里随爱人一起,去老公老家拜见婆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亲情召唤都浓缩在“这一生,我们都走在回家的路上”。广告感动了无数人,很好的诠释了“家风“这个词语。

好家风、好家训是传家宝。因为家风虽是无形的、潜在的,但对孩子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它对孩子的成长既是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又是孩子行为规范的“调节器”,更是陶冶孩子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炉。”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孝顺的家风需要每一位父母给自己的孩子做出榜样,良好的家风才能代代相传。一些历史故事中,我们也能窥见家风对后代为人处世的影响。

小时候,妈妈总会告诉我:“你要从小学会能吃苦,否则不能干成什么大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也许这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记得那次我还小,和几个小伙伴去田间游玩,秋收的季节,麦子金黄金黄的,几个小伙伴在一起撒欢、奔跑,殊不知麦子被踩踏一团糟。妈妈得知后立马就训我:“哎呀!你怎么能这样糟蹋庄家呢?你知道吗?农民伯伯早出晚归,辛勤耕作,就盼一年的好收成,可幸苦了!你的行为会让他们多痛心啊?”在妈妈喋喋不休地教训中,我的小脸渐渐变成了熟透了的小苹果。这件事教育了我,也深深印在了我的心里。

家风,正像“播下了一种行为,收获了一种习惯,播下了一种习惯,收获了一种性格,播下了一种性格,收获了一种命运”这句话。家风给我们播下、收获了一种习惯、性格、命运,最终成就了这么一个我,它还让我有一技之长立足之地,让我的生活多彩多姿、井井有条。

家风虽小事,关乎大国治。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相连形成民风,民风相融促成社会风气。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风清。传承好家风,对社会而言,是一种巨大的道德精神力量。一个社会要和谐美好,弘扬家风不可或缺。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必须从一个家庭做起。尤其要重视家风和家教,突出价值观和道德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每个家庭和每个公民的日常道德行为中,真正凝聚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基本力量。

好家风是祖辈经历沧桑岁月,用智慧结晶出来的精神财富。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家风传承内容也应与时俱进,适时补充外延,做到与时代同歌,与发展共舞。特别是要与我们倡导的核心价值观顺接,要延伸至我们今天的时代主题中去,使得诸如环境保护、低碳生活、生态文明建设等要素增添到家风家教中,为这些好的倡导增添一份遵守与执行力,同时也使美好家风获得新的发展空间而千载传承。

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家是国细胞,治国先治家。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家庭做起,带头弘扬传统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创美满家庭、建和谐社会,携手共建创业开放生态幸福厚德的美丽丰南!

稿件来源:实验小学西校区  翟美珍

冀公网安备 13020702000135号
关闭
关闭